查看原文
其他

资产管理与“破刚兑”

王龙伟 稼轩律师
2024-08-28



稼轩并购法律中心第34期

作者 | 王龙伟

全文共1630字,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

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财富总量的增加,一个经济社会中,总会有一些主体有资金上的剩余,而如何处理这些“剩余价值”,其实是一件颇值得花费心思的事情:是像穷奢极欲的石崇那样挥霍掉,还是像一毛不拔的欧也尼·葛朗台那样藏起来,又或者是像唯利是图的夏洛克那样用来放高利贷?


一、为什么社会经济需要资产管理?


不难看出,前面所说的三个例子,其实代表了财富拥有者对其资产进行管理的三种不同途径:消费(当然,石崇的消费明显是非理性的、畸形的,和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正常消费不能相提并论)、储蓄(葛朗台的例子也许称之为“贮藏”更准确),以及投资——很明显,抛开道德和感情因素不谈,相较于前两种方式所导致的社会财富总量耗损,放高利贷至少促进了资金在盈余方和赤字方之间的流通,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资金的效用。


但为什么会有高利贷出现?仅仅归结于人性的贪婪是有失偏颇的。高利贷实际是资金供需严重不平衡,以及资金风险控制成本过大的产物:需要资金的人很多,而敢于把钱借出去的人太少,所以一方面供不应求,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本钱增加一点保险,收取高额利息就毫不稀奇了;而随着近代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兴起,储蓄和贷款有了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(广义的金融机构)去处理,向别人借钱和借钱给别人这种事越来越常见,资金得到了充分地调动和流通,高利贷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控制。


说了这么多,就是为了体现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:对于资产进行优化管理(包括储蓄和投资的双向优化),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财富(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,社会财富早已不局限于资金这一种形式)的流动,而财富只有流动,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最大效用——被石崇当作柴火烧掉的高级蜡烛有什么用?放在葛朗台家地窖里落灰的金币又有什么用?而夏洛克尽管贪婪吮血,至少他借出去的钱帮助别人娶到了富婆(这说明他的债务人用很小的资本投入,通过运作实现了财富增值)……


二、什么是资产管理的“破刚兑”?


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,即是将受托管理的资产用于投资,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。它们为了在把资产交给它们打理的金主面前显示专业性,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保证让金主们连本带利赚到钱(在我这里放着的钱,不要管我怎么投,投到哪,到底是赚是亏,反正保证到期能连本带利让你拿回去,这就是所谓的“刚性兑付”):传统一点的会让债务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(足额担保);高端一点的会把资产分成不同风险收益级别组合投资(“结构化资管产品”);敢于铤而走险的,就会用后来金主的钱还在先金主的钱,直到有一天资金漏洞彻底堵不住,整个计划完全崩盘,大批后来的韭菜血本无归(大名鼎鼎的“庞氏骗局”)。

还好我们有监管。国家是不会看着资产管理机构走向庞氏骗局的极端的,于是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银发〔2018〕106号,以下简称“《资管新规》”)就最为正式和全面地喊出了“打破刚性兑付”的口号:“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。出现兑付困难时,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”。


从表面上看,破刚兑似乎是不好的:说好的收益可能没法实现,甚至本金也可能拿不回来。但实际上,投资总是有风险的,受托管理的资产总会有收益无法实现甚至本金损失的可能;而在刚兑的背景下,资产的受托管理者为了维护自己在投资者面前的“形象”,天然的就有通过各种手段直至设计庞氏骗局来兜底的倾向;而对于资产所有者来说,既然资金交给资管机构万无一失,那还何必再去辛苦投资实业?这就使资金大量涌入金融市场,规模越大,最终风险爆发的危害也就越大。


而全面的破刚兑,则真正能够提高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水平,摆脱刚兑过程中的种种弊端:市场上的所有资产管理机构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,那么哪一家投资标的选得好、风险控制做得好,最终兑付风险低,收益高,哪一家就能脱颖而出;同时,破刚兑促使投资者自行判断投资风险,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,也是一个提高其投资风险识别能力的选择机制。


编辑 | 稼轩文编社


 __END__



推荐阅读:

1.房地产并购业务法律尽职调查实务探索

2.股权投资之“对赌协议”

3.以股权转让方式间接取得采矿权的合法性论证


*本文所使用图片已签署公众领域贡献宣告(Creative Commons Zero)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稼轩律师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